娃娃女侠日记

温瑞安:

【拔刀论剑】2:一壶浊酒话江湖

温巨侠评点:“夙缘"


      幸会,我的朋友。
      由于百度温吧在去年十二月发送給我的“拔刀论剑”是不附作者原名的,(我曾視膜網剝脫,不便长时间看网易上文字)所以,我想结交这位侠友,也是遙向我心目中的形象人物遥敬。
      中国古诗讲究“诗眼”,诗的眼打的明亮,就像“画龙点睛”一般,神龙直似破壁飞去。例如古诗中的“僧推月下门”,“推”与“敲”之间的抉择,就是“诗眼”的斟酌。又如古词“无寐,无寐,门外马嘶人起”,“嘶”和"鸣”之间,一字之别,显効距若千里。
      这位侠友,撷取了我小说里的唐肯、刘独峯、黄金麟、顾惜朝来做文章,拥有这样的读者,才是我温瑞安的荣耀。
     既然这位侠友提到“逆水寒”这小说的“夙命”,那就太好了。我为了回报,也破例在這段文字上说出這一段内情吧:“逆水寒”本来还有三十八万字,道出戚少商为何替代江湖厌倦的铁手,以及顾惜朝、赫连小妖等人的下场和归宿,惜给连载这小说的杂志“腰斩”了,没得刊登下去了,主編下令我在三万字内“解决”一切,所以我只好用“留白”的方法去完成他。 

 没办法。我撰写这书的时候,正给台湾“白色恐怖”逼走四方,流亡江湖,人在香港,那是金钱挂帅的社会,让你仂小说可以发表還有可以餬口的稿費已经很赏脸的了。我那时才26岁左右呗,坚持不写过分的暴力与黄色,在人浮於事的港澳可就要吃定这个「虧」了。我可不像古龙,他有台湾文坛的支持;不似金庸,他自己有报馆杂志。三毛父親是豪門。瓊瑤的先生是皇冠領袖平鑫濤。白先勇父親是名將。倪匡有貴人查先生和張徹導演。其实我是从来没有“挖坑不填”的,曾經刊登连载我小说的有超过八个国家或地区,也超过三至四百家杂志刊物,現在還有不少的编者还健在,不信可在網上公诸天下问一下温瑞安可有‘开过天窗’(没及时交稿逼使刊物留个空白页叫“开天窗”)?迟交过一天一篇一次的稿的?我的作品都是给“停写”的,給「腰斬」的,有时是刊物倒闭了,有时是编辑內部的人事倾辄,有的報刊卻因转行登财经股市去了。然而如今内地读者都以为我故意不填坑,还常常稱呼我為“坑王”,我开始有点不以为然,心想:您们那时又不見得出来救我。可是,匆匆过了三四十年之后,还不断有讀者(有很多還是年輕人哦)还在催我写、追問我几時才续完,例如:说英雄谁是英雄、四大名捕、方邪真、白衣方振眉、七大寇(将军剑)、女神捕、布衣神相……看來,我的读者粉絲,不但长情,而且长寿,我应该號稱“坑神”才是。
      侠友,您看我在作客北京百忙中在酒店房里凌晨5点写下这段,是否也算是你我的一段“夙缘”?

【拔刀论剑】一壶浊酒话江湖

文:孟宴
(小者按:温巨侠评审时各篇文章是未标明作者名的,作者名发布时加上的)

 可信,每个果敢的人心中,都当有一颗武侠魂。热血萦魂生长,引索终生。
  然你我亦不可不信,还有“夙命”在天俯视,一眨眼是瞬息万变、沧海桑田。
  我们只得引命挣扎,不惭此生。
  ————
  最初看《四大名捕》,已经是刻录在笨重彩色电视机上的事了。也许源自小孩纯粹的天性,即使年幼,也是看得热血沸腾。那时特别喜欢四位名捕,因为他们长得帅,武功又高,还行侠仗义,亦解佳人风情。现在看来,更是觉得他们气节高笃,杀伐决断快意恩仇,乃是真正的江湖儿女。这样举世之人,不论置之何时,都应收到喜爱和尊敬。
  亦如执笔刻江湖之人——温瑞安,应得推崇尊敬,也值万千荣耀。
  既为“刻江湖”,温老的“刻”法深厚法精妙,独树一帜。既能展开宏图大卷,亦能小处着眼,所到之处无不饱蘸真性情,可谓妙笔开花。不用说,关于温派江湖,旧今早已有妙赞浩浩然,所以免去班门弄斧,这次就闲庭信步,随处落座,于马腹旁取一壶农家自酿的浊酒,欣然聊聊,我眼中的“小”江湖。
  
 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,温老执发功力深厚,四两拨千斤。于不动声色之间扭转乾坤,也正是武侠小说一大摄人之处。《逆水寒》中,大人物如戚少商、顾惜朝、铁手等就不再赘论,就当我是“另取蹊径”,且聊聊“小”人物吧。
  唐肯,在纷纭英雄人物当中,怕也只算得是位卑小卒,但同时,妙就妙在他是一“小卒”上:放眼江湖,这样无足轻重之人,比比皆是。但唐肯身上所体现的英雄侠义,肝胆两肋,也正是千千万万个江湖儿女的典型所在。这个江湖,并不只是风云人物独有的天下,而是由无数个“小卒”缝补成的。如果没有他们的存在,那么江湖,也就不成其为江湖了。
  诚然,读者最多关注的依然是叱咤风雨的人物,也正因此,所以百思不解这等人物在迫入绝境之时能如何绝地反击,每每这时,心都为之狠狠揪起。因而万万想不到,正当此危急时刻,作者利用唐肯等不起眼的小人物,在生杀场上力挽狂澜,使得铁手等终是绝境逢生!
  类似唐肯之所在,不胜枚举。这些人物实则是很巧妙的存在:早早安置,平时行文却淡化他们的存在,只留待最后时刻,乍然起之,给读者来个思之不及,惊喜万分。
  正是这些看似偶然的契机,实则隐含着作者精妙安插的不宜道破的必然。让你隐约觉得有丝“故作”成分,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。尔后再加以细致品味,最终只得会心一笑,拍手叫好。
  由此,温老功力可见一斑。
  
  另还有一不算“小”的人物——刘独峰。我觉得此人乃是《逆水寒》中有意思之人中特有意思的一个,所以很想聊聊。
  刘独峰是出了名的“洁癖”症患者,若是放在今时今日,并无置评之处,但他却偏偏是生在了江湖。
  在我看来,江湖像是一壶浑酒,无论如何,逃不开撼天动地的恩怨情仇。这壶浑酒,最大的特点,是烈,就是一定要求真性情。所以刘独峰的“洁癖”,便有了矫揉造作、愧为江湖中人之嫌。
  其实不然。
  即便有这嫌疑,刘独峰仍是实实在在的江湖中人。
  他为朝廷效命,同时也秉承自己一颗公正道义的心。尽管这“公正”有身为官人的不易察觉的冠冕堂皇,但不可否认的确存在。再是难忍,他也可以为了朝廷使命,暂且置自己的“洁癖”于一旁不顾,奋力去完成应当完成的任务。
  试想,他若是只以自己为重,让手下不择手段去抓人的话,早在悬崖空地就可擒获戚少商等,也就不会有后来亲自追捕的艰难行动了。所以我想只凭这点——坚持道义、不作壁上观,就不愧为江湖中人了。
  真正的江湖儿女,头可断血可流,宁死守卫节操,从来不会置身事外。这是“江湖”的又一动人之处,也是温老妙笔生花的又一佐证。
  
  从翻开《逆水寒》伊始,就是进入了这个江湖。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,一列列难分难解的恩怨情仇,都足以让我们顿足泪流,咨嗟长叹。每翻过一页,就是在经历一场江湖风雨的洗礼,我们的血与泪,都深深融进了江湖的骨骼里,从此,生息与共。
  然可惜可叹,在一干侠义英雄奋尽余力想要进行殊死一战的最终时刻,竟被一纸圣书,就此轻巧岸然的打断、终止。
  对此,我是扼腕不忿的。
  我固执的觉得,江湖中事,朝廷是不应插手的。江山与江湖,即便有所参替,也仍是两码事。江湖不能懂朝廷的官官戚戚,朝廷也不能懂江湖的义薄云天。所以温老以朝廷之力,扭转江湖之事,迅疾无痕,像是开了一个盛大的玩笑,使我感到愕然不已,亦不愿接受。
  后来再思忖良久,才又猛然惊觉,温老这一笔,也是不得已而为之。
  《逆水寒》本由朝廷“剿匪”为起,再由朝廷出面终结,其实未有不当之处。且这整个江湖世事,更深潜着一种使人无能为力的主控力量——夙命。
  从一开始,夙命就为每个人的生运,定了命。
  “我们”在命运之掌下翻腾挣扎,颠沛流离困顿不堪,历经无数生死,堪透这茫茫人生。而无论如何,正邪不两立邪不压正,黄金麟、顾惜朝等人的“死”就是最好的例证!正者虽死犹荣,邪者死不足惜。这就是最好的江湖!
  “我们”的江湖。
  最后,不要忘了,这力量最盛的“夙命”,实则是由谁刻在“生死石”上面;画龙点睛之笔,最终又是由谁点下;是谁舒然在天际,拂须笑谈。
  幸见,温瑞安。

温巨侠按语:(写在“拔刀论剑”评温书系列前面:“在寂天寞地時开天劈地”)
 
      百度温吧,剑试天下;温风诗语,自成一家;拔刀论剑。侠道相逢,梦想出嫁;俠影縱横,燃亮華夏。
     我大约在去年年底知悉,百度温吧正举办“拔刀论剑”征文比赛,这件事我特别喜欢,因为我素知百度温吧的威名,是武侠论坛、网站里最越狱的、最破禁的,最好玩的、最有才的,有色有胆有风骚,有志有气有傲骨,過癮激情有想法的一大幫人:我喜欢。特别是花満衣、泽夜九日、温柔一媚这些犇人骉骑,特别让各路风煙有激发、有火花,大可一朝风月,也能万里晴空。正如現在選女友,只要長髮大波浪,別以為這是滿足了一個要求,其實已具备了三個條件,非常不可能的任務,他們都達到而且超越了。
      可惜我太忙,拖慢了他们的脚步,花少俠、九儿把稿给我一段时日了,我一直耿耿于怀,念念不忘,常常想起,岌岌可危。 

     可是因为实在太忙了,我只能挣到如今才能逐篇仔细看了,然后在千忙中(例如我現在機上)说出我的感言。
     其实我最想说的感言是:这些侠友写的那么精彩、那么优秀、而且有那么新颖、创念、理性、激情的想法,他们,理应,比我,更应该写(武侠)小说的,甚至,很可能,会写的,比我好多了。
    我衷心感谢他们。
    而且希望这些优秀的新人新秀或老手好手,有学养的评者,有创意的写手,能为武侠小说这寂天寞地里,更添开天劈地的佳作。

    我衷心祝福他们。

 

评论

热度(70)